2023年读书总结
1、2023年读书总结2023年陆陆续续也读了大概50来本书(有些未全部读完),主要途径包括:微信读书、Apple阅读、掌阅iReader墨水屏阅读器、纸质书四种方式。 读书笔记以Notion 阅读清单的方式进行记录,便于查询统计和管理。 2、2023年最有价值的书《把你的英语用起来(2020版)》 作者:伍君仪、刘晓光 简评:英语一直是困扰中国人的第一大语言难题,但同时也使开眼看世界的利器。本书提出的针对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提出不同的透析大法,通过大量英文原著的输入来提高英语能力是值得尝试的方法。同时引进的英语分级阅读相关的概念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概念。 《人口浪潮》 作者:保罗·莫兰 简评: 地球上生活的人口数已经超过70亿,以远远超过地球能够承受的人口压力。人类迟早会以某种方式迎来过早的覆亡。本书从人口浪潮发展的全球视角来观察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人口的变化规律,...
日本自由行日记
2024年三月初,利用10天的婚假完成人生第一个出国游的目标。以下从出行前的准备、出行的行程安排以及出行过程中的一些观察和感受几个方面回顾并记录此次旅程。 1、出行前的准备 其实从开始准备日签就断断续续的在浏览一些日本旅行的攻略, 但直到春节前一天拿到签证的那一刻才开始真正规划出行计划。查机票、预定酒店、制定路线、准备需要带的东西等等细节。毕竟第一次出国玩想着尽可能准备周全,以防出现不可控制的麻烦。但现在来看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必要的材料包括以下: 签证:办理日签需要的材料不是很复杂,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的教程和攻略,照着执行即可。顺利的话大概一周左右就能出签。我办的是三年多次往返,以后有机会可以经常去啦; VISA/MASTER信用卡: 可以境外取款或者直接刷卡消费。我们是出发前在国内换的外币,到达日本之后VISA卡作为除了支付宝之外第二个主要的支付方式。 现金:备点现金是为了不时之需。虽然90%的情况下使用VISA/Alipay基本能,但不乏有些本地店铺也会有cash...
书法、英语与人生
近来辞职无事,便又捡起断断续续坚持到现在的唯一爱好:写毛笔字。 之所以说是写毛笔字而不是练习书法或者其他更高雅的称呼,是因为一来,我并没有在这一行当中有任何成就。仍是停留在临帖的初级阶段,且只能一遍遍的照着字帖乱涂乱画,连一张像样的作品也创作不了。二来,涉及到关于写毛笔字的态度。在忙碌的现代社会能够抽出一点时间花费在写字上,尤其是毛笔字这样看似一点用处没有的事情上却是有点奢侈,稍嫌浪费。但是我一直坚持并从中得到唯一的用处(目前为止)就是能够让一颗糟乱的心沉静下来,就这一点便足以支持着我对抗这个不安的世界。所以,我自感很幸运。 写字之外,还面临着一个人生重大的选择,因此又必须学起了英语。在学习英语与写毛笔字的时候,脑袋突然闪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念头:写好毛笔字、学好英语、甚至过好这一生三者有着某种相似的密码。这一密码在毛笔字中的体现就是:结字与行气;...
三十岁之再出发
我们终于要开始生活了, 所谓生活,意思是: 去爱,去创造,并最终一起燃烧🔥 这一年,我们完成了最初的计划,在32岁全家来到加拿大开始新的生活。 这一年,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一、缘起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去国外生活的想法。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刷视频的时候刷到过一个在苏州微软的哥们拍摄的在微软工作的一天。那种工作环境的松弛感立刻就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只有一个人在放松的环境中、有充裕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前提下才能激发出个人无限的创造力。工作不能侵占生活更多的空间,所谓现在流行讲的Work Life...
高山、平原与家
高山、平原与家小时候,家住在黄土高坡 站在山梁望向远处 层层叠叠的 是那一眼望不尽的山峦 像海浪,像云层 像一条永远走不完的道 山的那边是什么 王家新说(在山的那边) 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后来去了北大荒 见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视野所及,再也没有了障碍 远处天地连成了一条线 却显得空空荡荡 大地铺成了画纸 人在上面生活 像一只迷茫的蚂蚁 行走在一个平面上 孤独而又焦急 余光中说 乡愁是一张船票 而我说 乡愁是对山的向往 每一次接近高山 就像是回了家一样 莫名的欢喜
四季更替是生命最精采的注脚
加拿大三月底,又下了一场大雪! 自去年12月开始,冬天已经快四个月了,漫长的冬天也抵不住时光的悄然而逝。 感叹的是时隔多年,对冬天,对下雪又了新的感悟。 记得小时候不是很喜欢冬天,因为一到冬天,手脚都会被冻伤。变得红肿、腐烂,最后留下起奇怪怪的伤疤。尤其最难受的是那种瘙痒的感觉简直是一场噩梦。 另一个不喜欢冬天的原因是一到冬天做饭就变成一件艰难的事,由于寄宿的原因,从初中至高三结束,都是在镇上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租房子,为了省钱都自己做饭。学习没有事食堂。夏天还好,一到冬天,水桶结冰,做饭洗锅每一件事都很幸苦。 所以,一直对书中那种四季如春的描述心生向往,长大后一定要去这样的地方。 后来上大学,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东北,幸运的是大学里面有了食堂,冬天再也不用做饭了。寒冷是避免不了的,但至少宿舍内有了暖气。相比之下已经很不错了。 ...